截止至4月,中、农、建、工四大银行的2016年度年报已全部出炉,其中的亮点无疑是纷纷超过新增贷款项目六成以上的房贷。虽然略显延迟,但也再次印证了中国楼市近年的火爆,同样说明了今年这轮可谓“疯狂”的限购的必要性
截止至4月,中、农、建、工四大银行的2016年度年报已全部出炉,其中的亮点无疑是纷纷超过新增贷款项目六成以上的房贷。虽然略显延迟,但也再次印证了中国楼市近年的火爆,同样说明了今年这轮可谓“疯狂”的限购的必要性。
据2016年度年报显示,四大行年度新增业务中房贷均超过60%,其中中行和农行更是达到了80%左右:
作为传统优势项目,建设银行16年房贷增长量为8117.52亿元,居同业首位。工商银行新增7246.41亿元,位列第二名。
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房贷增量5656.05亿元、6329.52亿元也创造了各自的新高。可以说,单凭房贷年增量这一指标来看,中国楼市的需求量还是在不断增加的。
无疑,这种迅猛的增长现象是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的。据调查,2016年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仅为32.91平方米,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也仅为37.09平方米,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极为不匹的。国家势必扩大住房供给量,但与此同时又给了炒房者机会。
针对刚需不足,投机成风的现象,四大行纷纷表示会在发放上注意支持居民个人住房贷款合理的信贷需求,同时努力抑制各类炒房的投机性需求。
这也可以从今年各地银行实际出台的政策看出:3月22日,北京16家银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近日深圳、福州等地同样效仿此策,以此打压炒房现象。
至于收效如何,或许要等到明年的四大行年报公布之日才可一窥究竟。但不得不说的是,在如今中国楼市高温猛打的现状之下,一条条限购令如十二道金牌一般雷厉风行,这其中或许抑制了投机倒把的贪欲,但势必会使更多渴望买上人生第一套房的刚需族面临更多了阻力和困境。
所谓社会中百分之八十的资源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少数人手中,这套“二八定律”如今似乎也适合中国的楼市。